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名字并不显赫的人物,他的行为让后人直呼不齿。他就是蚩融,或许他的名字对许多人来说陌生,但若提起他在三国时期的种种恶行,恐怕没人不知。蚩融被认为是三国时代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将军之一,性格卑鄙,手段狠辣,令人几乎无法理解。他早年深得徐州牧陶谦的宠信,被封为下邳国相,且被赋予了广陵郡的治理权。然而,蚩融的军事实力实在堪忧,他不仅未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还让他的救命恩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令人惊讶的是,蚩融不仅在当时被称为“宗教领袖”,还在那时成为庙宇的象征,甚至被人供奉在寺庙中,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
一开始,蚩融负责广陵郡、下邳郡及彭城郡的粮草运输任务,将这些粮草送至徐州郯县。然而,蚩融并未如约交给陶谦所需的粮草和贡品,而是贪婪地将部分私吞。他还在下邳城内修建了浮屠寺、九镜塔等庙宇,动员民众为他念经祈福,并对愿意为他祈祷的人免除劳役。蚩融的贪欲远不止于此,他甚至将周边地区的僧人和尼姑都聚集在下邳城,最终导致城中的佛教徒人数达到五千多人。每年的佛陀寿诞,他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传说那时他在路边举办的宴席花费了数十亿两的白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展开剩余65%然而,蚩融的背叛很快让他陷入了更深的泥潭。公元193年,曹操向徐州发起进攻,蚩融在此时选择毫不抵抗,带领部队匆忙撤退至广陵。广陵的知府赵昱待他甚好,不仅给予他兵权,还常常宴请他。出乎所有人意料,尽管赵昱待他如此优待,蚩融还是决定背叛他。有一天,他趁赵昱喝醉时命令部下将其斩杀,并肆意掠夺了广陵的财富。虽然他深知这种行为非常不合常理,但在洗劫完一切之后,他决定向彭城的丞相薛礼寻求庇护。薛礼和赵昱一样,待蚩融如故,然而蚩融依然毫不犹豫地将薛礼斩杀,并收编了薛礼的部下。
斩杀了两位曾经的恩人后,蚩融依然没有停止他的贪婪脚步,转而前往扬州,欲向刘繇求助。刘繇当时正与袁术在豫章郡交战,听闻蚩融欲前来支援,便将其派往前线协助郡守。刘繇身边的幕僚许邵早已看透了蚩融的阴险本性,他曾告诫刘繇,担心他会像赵昱那样遭到背叛,但刘繇未曾听从。果然,蚩融最终背叛了祝昊,令刘繇的军队遭到威胁。在刘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派兵进攻蚩融。蚩融的部队最终在山岳部落的联合打击下惨败,蚩融也被杀死,首级被送回刘繇处。
讽刺的是,尽管蚩融生前为人所不齿,死后却意外获得了佛教界的推崇,甚至成为了某种“佛教英雄”。他一生的种种恶行,几乎被后人遗忘,反而成为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他在下邳修建的寺庙和宝塔,以及他所下令铸造的金色大佛,至今仍对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令人不禁叹息,一个如此残忍、无耻的角色,竟然被冠上了“佛教中的佼佼者”的称号,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发布于:天津市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