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姓名:郝梦龄
● 字号:锡九
● 生卒年月:1898年2月18日—1937年10月16日
● 籍贯: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
● 国籍:中国
● 军衔: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中将军长,追晋陆军上将
郝梦龄
一、个人信息与家庭背景
郝梦龄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以务农为生。少年时因家境困顿,曾辍学务农,后因目睹国家动荡、外侮日亟,立志从军报国。成年后与妻子剧纫秋结婚,育有三男两女,大女儿郝慧英,小女儿郝慧兰,大儿子郝荫槐,二儿子郝荫楠,小儿子郝荫森。郝梦龄虽军务繁忙,但重视子女教育,常以“爱国、勤俭、正直”为家训。
郝慧兰手捧父亲照片
二、教育经历
● 幼年:在村中私塾启蒙三年,后因家贫辍学。
● 军事教育:1916年加入北洋军阀部队,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1917—1919年)。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三、军旅生涯与主要功绩
郝梦龄将军的军旅生涯是一部从底层行伍凭借战功与品德逐步晋升为高级将领的奋斗史,也是最终为民族解放事业慷慨捐躯的壮烈史诗。其生涯可根据时代背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行伍与北伐时期(1916-1928)
● 投身军旅:因家贫辍学后,郝梦龄于1916年加入皖系军阀魏益三部当兵。他勤奋好学,作战勇敢,很快得到赏识,被魏益三送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深造,从此接受了系统的现代军事教育,为其日后成为优秀指挥官奠定了基础。
● 转投国民革命军:军校毕业后,他继续在魏益三部下效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6年,魏益三部接受国民政府改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郝梦龄随之投身北伐革命。
● 北伐建功:在北伐战争中,郝梦龄屡建战功,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先后任第三十军第二师团长、旅长。因指挥有方,身先士卒,至北伐结束时,他已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四师师长(后改编为第九军),成为中央军的一员重要将领。
北伐战争示意图
2、内战与整训时期(1928-1937)
● 参与军阀混战:北伐后,他参加了蒋介石中央军与地方军阀之间的多次战役,如蒋冯阎中原大战等。
● 厌恶内战:尽管在内战中不断晋升,但郝梦龄内心深以为憾。他常言:“军阀混战,同胞相残,实为军人之耻辱。”这种厌恶内战、渴望一致对外的思想,为他日后在抗日战场上誓死如归埋下了伏笔。
● 治军严明:在此期间,他以其清廉正直、爱兵如子的作风闻名。他严令部队不得骚扰百姓,与士兵同甘共苦,深得部下爱戴。第九军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支军纪严明、颇有战斗力的部队。
3、抗日战争与壮烈殉国(1937)
忻口会战是郝梦龄将军军事生涯的顶峰,也是其为国捐躯的壮烈终点。此役是其最主要、也是最辉煌的功绩。
● 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日军攻占平津后,沿平绥路进攻山西,企图夺取太原。忻口是晋北通往太原的最后一道门户,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国民政府决定集结重兵,组织忻口会战。
● 临危受命:时任第九军军长的郝梦龄主动请缨北上抗日。出发前,他已下定死战决心,写下遗书曰:“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吾已抱定牺牲决心!”
郝梦龄将军遗书
● 坚守主阵地:郝梦龄的第九军奉命坚守忻口西北端的南怀化及其东北的204高地等核心主阵地,正面迎击日军最精锐的板垣第五师团。从10月11日起,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第九军阵地发起疯狂进攻。
● 血战忻口:郝梦龄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异常惨烈。他白天指挥作战,夜晚巡营慰军,鼓舞士气。战前,他发表了著名的动员令:“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我若是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第九军官兵在其感召下,与日军反复肉搏,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战况胶着,伤亡极其惨重,但始终未让日军取得突破。他们坚守阵地长达十余日,有效挫败了日军的锐气,为战役全局赢得了时间。
● 壮烈殉国:10月15日夜,郝梦龄决定亲自到前沿阵地督战,组织反攻,以夺回被日军占领的高地。16日凌晨,在通过一段已被日军火力控制的危险路段时,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9岁。同时殉国的还有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将军。是全面抗战初期牺牲的首位军长。
四、逸闻趣事
1、拒穿将军呢大衣:郝梦龄常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拒绝穿戴高级将官的呢大衣和皮靴,坚持与士兵一样穿粗布军装、草鞋,称“士卒未饱,吾岂独温?”
2、家书明志:忻口战役前写给妻子的家书中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吾已抱定牺牲决心!”此信后被公开,激励无数国人。
3、治军严明:严禁部队扰民,曾亲自下令处决一名抢劫百姓物资的军官,并强调“兵无纪律,何以御外侮?”
五、后世影响与纪念
1、追赠与褒扬:
● 1937年追授陆军上将,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 198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郝梦龄将军为烈士。
2、后世纪念:
● 2014年,郝梦龄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 武汉至今保留“郝梦龄路”,其母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立碑纪念。
3、文学与影视:
● 事迹被收录于多部抗战史料及文学作品,如《抗战英烈谱》《忻口战役》等。
郝梦龄将军殉国处
六、结局与牺牲
1937年10月16日,郝梦龄在忻口前线指挥夜袭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9岁。灵柩运抵武汉时,万人空巷迎葬,蒋介石亲自主祭,延安召开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高度评价了郝梦龄抗日殉国的精神。
结语:
郝梦龄将军以生命践行“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誓言,其军事才能、爱国精神与人格风范,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中不朽的丰碑。
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