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图片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黄帝内经》为维系生命健康给出的指引。进一步探寻即面临如何扶“正”和如何养“正”这两大问题。这一路上,我们经历了四个阶段:图片
这是医学的初级阶段,主要以药物功能的针对性为导向。
中医有清热解毒颗粒、止咳糖浆、稳心颗粒等,西医有降压药,安眠药,降糖药等等。
同病同药系统一般对部分个体或短期症状有效,如长期或广普应用,则会出现抗敏性。
图片
图片
病的发生发展复杂多变,不同的人出现相同的病症现象,细究其病机却多有差异,这是辨证论治的医学阶段。
辨证论治较同病同药精准,但仍处于以偏纠偏的范畴。
图片
图片
《黄帝内经》曰“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从生命健康的状态来看,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以平为期”;从时代背景来看,致病的内外因也逐渐趋同,在根源处以“察同”的思路去治疗疾病,这是高级的医学手段。
图片
图片
药物控制的是病症,养生则是恢复和优化生命状态。
在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道路上,我们即便把“三分治”做到极致,对于健康也只是做到了30%,更重要的是抓住70%的养疗模块,在具有共性的根本处,启动“正气存内”的机制,调和本元正气。
当邪不胜正时,病安从来。这是《黄帝内经》留给我们至关重要的教义。
基于文化传承的体用,我们在“不同病同药”之后,建立了“不同病同养、不同人同养”的文化养生系统,以护持生命的长治久安。图片
— 摘自健颐文化养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生命与健康的认识图片
养生养的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